BICP银泰建构长久致力于预应力技术的体系化研发工作,包括方案设计、施工图设计、深化图设计、施工工艺
已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,提高效率并确保设计图纸和工程施工质量
BICP银泰建构长久致力于预应力技术的体系化研发工作,包括方案设计、施工图设计、深化图设计、施工工艺
已实现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,提高效率并确保设计图纸和工程施工质量
大跨度梁预应力技术/平板结构预应力技术/超长结构预应力技术/空心楼盖预应力技术/环向结构预应力技术/筏板基础预应力技术/预应力结构三维BIM技术/预应力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
大跨度梁预应力技术
通过张拉预应力筋在混凝土中建立预压应力,降低结构拉应力,使构件处于受压状态。
技术参数:高跨比优化至1/12-1/22(普通结构为1/10-1/15),截面高度减少15%-30%;每平方米普通钢筋用量减少30%-40%,综合用钢量(含预应力筋)降20%-30%,混凝土用量减20%-30%。
核心优势:层高降低15%-30%,释放更多净空;减少材料生产碳排放20%-30%;裂缝控制能力显著提升,维护成本降低。
适用场景:体育场馆、会展中心等大跨度建筑。
平板结构预应力技术
采用无梁楼盖设计,替代传统密肋梁体系。
技术参数:跨度>7m时,普通钢筋用量减少50%,混凝土用量减25%,总直接费用降低10%-20%;施工支模效率提升30%-50%。
核心优势:简化施工流程,缩短工期;降低层高与基坑开挖深度,节省土方工程量。
适用场景:商业综合体、地下车库等需大空间净高的建筑。
超长结构预应力技术
解决机场航站楼、交通枢纽等超长建筑(连续长度达300-400m)的裂缝控制难题。
技术参数:消除80%以上温度裂缝风险,取消或扩大伸缩缝间距;综合建造成本降低15%-20%。
核心优势:通过收缩应力补偿与温度效应调控,提升结构耐久性及防水性能;建筑功能完整性提高30%。
适用场景:大型公共建筑、工业厂房。
空心楼盖预应力技术
融合预应力与空心板技术,实现大跨高比设计。
技术参数:跨度>16m时,结构自重降低30%-50%,混凝土用量减25%-30%,钢筋用量降20%-35%;裂缝减少60%-80%,变形量降低40%-50%。
核心优势:突破传统伸缩缝限制,实现80m以上无柱连续跨;综合造价节约15%-25%。
适用场景:航站楼、会议中心等大跨空间。
环向结构预应力技术
针对圆形筒仓、储罐等构筑物侧壁进行预应力加固。
技术参数:侧壁厚度减少30%-40%,普通钢筋用量降20%-30%,混凝土用量降15%-25%;裂缝与环向变形减少60%-70%。
核心优势:无粘结体系适用于粮仓等低污染场景,有粘结体系适配LNG储罐、污水池等高危环境;承载能力提升50%-80%。
适用场景:能源储罐、环保设施。
筏板基础预应力技术
通过预压应力优化基础受力性能。
技术参数:筏板厚度减少30%,混凝土与钢筋用量同步降低;基底反力分布更均匀,抗冲切性能显著增强。
核心优势:减少开挖深度,节省土方与支护成本;适用于超厚筏基(>20m)及大面积极限工况。
适用场景:高层建筑基础、工业设备基础。
预应力结构三维BIM技术
集成全生命周期工程信息,实现设计与施工协同。
技术参数:通过三维模型模拟真实结构,优化预应力筋布置方案,减少施工误差。
核心优势:降低生产成本10%-15%,缩短工期20%-30%;提升多专业协作效率。
适用场景:复杂预应力工程的全流程管理。
预应力结构改造与加固技术
采用体外预应力筋对既有建筑进行主动加固。
技术参数:可带载施工,充分发挥高强材料性能;需定制转向构件并解决防腐防火问题。
核心优势:适用于桥梁、厂房等结构性能提升;延长建筑使用寿命30%-50%。
适用场景:老旧建筑改造、灾后修复。